稍稍懂点戏的人都知道,目前全国各地上演的各种各样的戏剧中,能完全靠市场运作收回成本的很少,能赚钱的就更是凤毛麟角了。然而绝大部分人却不知道,与戏剧界的不景气形成鲜明反差的是,一些稍有名气的戏剧导演,其年收入却都高达几十万,有的一年就能导十几个戏,每个戏的报酬一般都在三五万元左右。
短短的一年内要导十几个戏,这些导演是怎么安排的呢?原来,名导演们自有妙招应付:即不管有没有时间和精力,先把导戏任务包揽下来,然后再包给自己的妻子、儿女、老师等亲戚朋友,自己只在戏快出台的时候露上几面,稍稍点拨点拨,轻轻松松中名利双收。
名导演的这种做法让观众十分反感,一些戏剧观众气愤地说,他们看戏很大程度上就是冲着一些名导演来的,可没想到这些挂着某某名导演的戏,却是其家族人排演的,这种“挂羊头卖狗肉”的做法跟虚假广告有什么区别?
在广东沿海某市,一位很有名的导演让自己的亲戚担任执行导演,三个月内排了两出新戏,结果新戏耗资巨大却并不理想,其中一出戏还把剧作者原先设想的喜剧排成了正剧,结果与地方剧团关系闹得很僵,没办法,主办单位只好把原来排的那个戏作废,另外请一批导演、舞美、灯光和演员重新排一遍,上百万的投资也因此而付诸东流。
由于一些地方剧团苦于拿不到全国性的各种各样的奖,没有成绩就没法向上级交待,于是这些名导就利用地方戏团这种得奖心切的心理,在地方戏团面前自我吹嘘:“我导出来的戏都能获奖。”因此地方戏团慕名不惜花大价钱把名导请去。然而,这些导演是怎样干活的呢?他们排的戏真能获奖吗?
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圈中人描绘了这些导演通常的做法:他们把怎样导此戏先画个大草图,然后就请别人包办。于是,排出来的戏圈内人不用看名字,一看该戏的导演模式就知道是谁导的,如此苍白的艺术作品能获奖吗?这样的名导演们实际就成了一个个不上税的家庭式的公司。甚至有的名导演去了地方后伸手要这要那,喝名酒、美发美容、打国际长途、商店买东西等都叫地方付帐等,大失威信。
正如一位老剧作家所说,当某个导演排一戏打响,得奖后红起来,地方剧团就争相请他们去导戏,认为请别人没把握,得找获过奖的导演才有得奖希望,于是一窝蜂地都请这么几个人,少部分名导演一年排几个或十几个戏,到处都请,干活越来越潦草,挣钱却越来越多,而当地很多有才能的人反而被闲置起来,似乎一定要请远方和尚才好念经。广东有一个音乐剧,却请一个话剧名导来,而这个名导不大懂音乐,这样导出来的东西怎么会不粗糙呢?
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田本相说,有些导演满天飞,到处赶场,一个戏,从准备到弄完,其实大都坐飞机来回折腾。地方剧团老是请名导导戏,导演与演员之间形不成默契。地方上为了拿奖,临时请名导演来救命,由于这是属一次性的,有些导演拿了钱就走了。
老剧作家田川认为,导一个优秀的戏需要导演积累多年经验,作好各种准备,如做导演计划,拿模型做试验等等。当排第二个戏的时候,即使是名导演,没积累也不一定能排好。而现在一个大戏只排个把月甚至半个月,还想拿奖?希望那些名导们要慎重些,尊重自己的荣誉。
一位普通观众的话更是一语中的:如今常有一些地方喜欢找名导演导戏,殊不知,即使导过获奖作品的名导演,也并非部部作品都是力作和精品,倒是有些名气不大的导演,厚积薄发,反而会导演出令人叫好的戏来。这就需要地方上的出品人独具慧眼。
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林克欢批评说,一些地方剧团看中北京这个文化中心的戏剧导演,认为他们看得多、眼界宽,争相请他们去当地导戏,然而没想到个别导演不负责任,卖“名气”,这种做法跟出版界卖书号没多大区别,但他相信这种事情做不长,演艺界很小,一次把名声做坏了,对今后不利,也会让北京导演失去威望。
田本相说,导演与剧团的关系,决不应是飞来飞去导戏,而应是相对稳定的关系。北京名导演偶尔来交流一下可以,但地方戏团纯粹为了拿奖,采取请名导的临时措拖不可取。本来当地剧团也有好导演,却撇在一边,形成一个怪圈。其实当地剧团应从长远着想,着眼于长期培养自己的好导演。每一个稍好的剧团,都应由相对固定的好导演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。
的确,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国家级的名导下到地方剧团,不仅要完成排戏任务,还应给当地培养一些助手,让当地导演有个向名导学习的机会,这样才能扶植当地的人才。地方戏团是特别需要扶植的,名导们应该让地方戏团交了学费后真正学到东西。
中国青艺名导陈就是一个认真的人,她说,外省市老要找名人导戏,有些导演先谈价钱后接戏,我就拉不下这张老脸。一个导演的价值并不体现在钱上,而在于能否排出高质量的戏来。